中國石油石化商務網8月24日訊,8月13日消息,大慶油田把壓降完全成本作為提質增效的出發點和關鍵檢驗指標,成本支出實現大幅壓縮——
今年年初以來,大慶油田緊緊抓住低成本這個主要矛盾,把壓降完全成本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關鍵檢驗指標,以“一圖一表一方案”為基礎,掛圖作戰、按表執行,將提質增效由年度專項行動拓展為3年滾動計劃,力爭實現“一年強基、兩年鞏固、三年提升”。1至7月,該油田成本支出大幅壓縮。
一、碰撞思想火花、挖出真效益
高質量穩產是大慶油田的“壓艙石”,更是生命線。大慶油田從源頭發力,加強地質研究,優化設計方案,力爭穩油增氣。
每年向大慶油田貢獻十分之一原油產量的采油三廠,以精細油藏為核心,不僅要“開疆拓土”增儲量,更要“精耕細作”提效益。
7月7日晚,采油三廠新一期“油藏夜校”開課了。采油三廠地質研究所和作業區等單位的技術人員、管理干部,圍繞奪油上產展開思想碰撞。在動態開發調整環節,一場關于“流壓保持較高水平好還是較低水平好”的爭論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。
近2年來,采油三廠堅持“能洗不舉、能舉不酸、能酸不壓”的治理規范,累計強化洗井1.26萬井次,注水井利用率提高了2.74%。在穩油的同時,有效降低了單位完全成本。
采油八廠從生產環節中深挖潛、摳效益,打造提質增效“升級版”。在新區效益建產過程中,該廠應用水平井開發技術,摸清儲層發育情況,落實全生命周期管理,實現定向改造儲層目標。近3年來,該廠已實現182.9萬噸儲量有效動用。
二、加快走出去步伐、闖出增效路
千條萬條不落實就是白條。大慶油田以經營理念為引領,全域發力拓市場,打響經營增效翻身仗。
錨定提質增效和虧損企業治理目標,大慶油田以“一圖一表一方案”為基礎,積極推動措施落地落實。“一圖”即“四質四量”指標提升路線圖,堅持業財融合,將影響“四質四量”的因素分解到102項業務驅動指標中。“一表”即“提質增效專項行動運行大表”,圍繞“保持優勢指標,強化潛力指標和落后指標”要求,建立指標體系,按月監測指標完成情況。“一方案”即根據指標體系制定提質增效方案,實施六大行動26項具體舉措,確保過程可控、成效可計量。
今年年初以來,大慶油田昆侖集團金屬防腐公司管業分公司將外部市場的業務版圖,從東北、華北拓展至西北等區域,在傳統產品穩存量、新型產品拓增量、國際認證強背書等維度實現“全面開花”。
“困守家門,業績難突破。”大慶油田昆侖集團金屬防腐公司經理張曉林深諳其道。今年年初以來,該公司主動出擊,以產品升級為引擎,錨定創建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目標,加大研發投入力度,構建地、校、企三方創新平臺,加快掌握耐蝕合金內補口等核心技術,為加速走出去提供支撐。截至目前,已有48項專利加身,5類產品獲美國石油學會(API)認證證書。在2024年新增用戶7家的基礎上,今年以來新增用戶6家。
三、破解基因密碼、創新促提升
在大慶油田,提質增效從來不是頂層設計的“獨角戲”,而是每個生產細胞共同發力的“大合唱”。
8月5日,大慶油田采氣分公司第一作業區徐深9集氣站順利完成檢修。“檢修期間,班組干部放棄休息,黨員帶頭沖鋒,僅用13天就完成了平常45天的工作量。”徐深9集氣班班長劉昌利說。
今年年初以來,采氣分公司干部員工立足“產供儲銷”一體化運行模式,多舉措開展提質增效。截至7月31日,該分公司已實現調峰增產近2400萬立方米,低產井生產時率提高9.2個百分點。
大慶油田數智技術公司構建數字化“采、傳、管、用”全鏈條支撐體系。在智能注水優化方面,由工程師褚超群組成的研究團隊,創新采取深度整合編碼技術,使注水模型預測準確率一舉突破90%。該團隊打造的智能“算法心臟”,將智能注水方案的生成時間從傳統的幾周壓縮至2小時內。自主研發的“生產決策大模型”也成為大慶油田產量動態分析與生產指揮優化的智慧引擎。
大慶油田堅持“全方位挖潛、全要素壓降、全過程優化、全鏈條創效”提質增效路徑,以久久為功的行動證明:唯有將“效益基因”植入每一個生產細胞,讓“創新血液”流淌于全產業鏈條,才能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,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續寫“我為祖國獻石油”的嶄新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