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架工和副司鉆在井架上進行高空作業,為下一步采油設備控制纜線輸送工作做準備。
2020年11月,“南海五號”在流花21-2油田進行拋錨壓載作業,遠處是正在流花16-2油田作業的“海洋石油119”。(林俊西 攝)
平臺月池處的隔水管如“定海神針”,直通海底與防噴器、采油樹連接。
鉆井班組正在鉆臺進行起下鉆作業
作業進行時,工人們時而全神貫注、眉頭緊鎖,時而竭盡全力、緊咬牙關,他們一絲不茍、全力以赴,認真完成每一項作業任務。
11月28日凌晨1點,“南海五號”鉆井平臺高級隊長林俊西仍在辦公室里工作,窗外井架燈火通明,游車和頂驅呼嘯上下,伴隨鉆井絞車剎車時的尖叫和震動,奏響大海的樂章。
這里是流花21-2油田,屬于流花16-2油田群開發項目的第三個區塊,而“南海五號”鉆井平臺正在這里奮戰,它與流花16-2油田有著解不開的緣。
緣起
十年前,2010年4月27日,流花16-2-1井順利開鉆,打響了探明流花16-2構造長跑的第一槍。而負責該井鉆探任務的,正是“南海五號”。
為了滿足項目需求,“南海五號”在2010年春節前返回船廠進行塢修改造,全面更新關鍵設備,提前20多天出廠。
流花16-2-1井為預探井,作業水深406米,由于地層存在斷層,對剛完成塢修改造還未進行人員設備磨合的“南海五號”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。為了該項目,平臺在安全和時效上下足功夫,全力迎戰。
4月初,南海便進入酷暑模式。那時候林俊西還是一個鉆工,他仍記得那段日子,在鉆臺上每天衣服就沒干過,不是汗水就是泥漿,吃飯只有10分鐘,扒拉完幾口就上鉆臺換班,作業無休止。
最終完鉆井深定格在2700米,平臺提前7天完成了鉆探任務,為流花16-2構造提供了重要的油氣勘探數據,首次揭示了流花16-2油田群的成藏空間和巨大潛力。
緣續
十年后,“南海五號”重返流花16-2油田,再續前緣。只不過,十年前是“探”,而如今是“產”。
深水油田開發風險以及技術難度遠超常規油氣田,流花16-2項目采用全水下生產系統開發模式,工期緊、作業窗口分散且集中在季風期,同時作業者進行了合同模式優化,激勵鉆完井服務商提速增效。
“作業效率和日費掛鉤,這對于一艘老齡平臺來說,太難了。不過,壓力也是動力,時效空間挖一挖還是有的,我對平臺和團隊有信心!”時任“南海五號”平臺經理的唐堯義無反顧接下了重擔。
為全力提效,唐堯從井口設備、工藝流程、人員技能等方面深入分析,找到突破口,有針對性地采取一系列措施,一點一點摳時效。
同時,“南海五號”與“南海六號”這對姊妹花在流花16-2油田群同臺競技,共享作業經驗及對策,大幅提升了平臺作業時效。
“那時候,每天都是一點睡五點起,經常半夜接電話跑鉆臺,白天都是‘熊貓眼’,為了項目,就跟打了雞血似的?!绷挚∥鬏p描淡寫地笑道。
除了林俊西,“南海五號”的每一個人都在崗位上為項目默默奉獻,在強大合力下,平臺作業時效不斷攀升。最終,流花16-2油田8口井高效完成鉆完井作業,歷時232.79天,對比設計工期提前74.5天,提效24.42%。再續前緣,“南海五號”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。
2020年收官階段,“南海五號”再次征戰流花21-2區塊,為8口井下部井段提供鉆完井作業。自始至終,大伙兒都憋著一股勁,誓要把流花16-2項目干好,親眼看著它完井、投產。
黑夜中的“南海五號”,立足在洶涌的海浪中,轟鳴的鉆機、忙碌的吊車、穿梭的身影,仿佛夜里一簇竄動的火苗,等待黎明的到來。不遠處的流花16-2油田,“海洋石油119”FPSO(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)的燃燒臂正閃動著火光,與“南海五號”交相輝映。
這一束光,“南海五號”已經等了十年……
中國石油石化商務網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石油石化商務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國石油石化商務網,轉載時請署名來源。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的信息,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