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石油石化商務網9月22日訊,9月4日,中國海油宣布文昌16-2油田開發項目已投產。文昌16-2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,水深約150米,項目計劃投產開發井15口,設計高峰日產油超萬桶。
據了解,文昌16-2油田是有限海南分公司開發的首個油田,此前開發生產的皆為天然氣田。為實現文昌16-2油田高質量開發,中國海油經研究論證,形成科學開發方案。地質方面,項目人員深入研究,形成多項技術,破解油藏厚度薄、原油舉升難度大、井區分散等難題;工程方面,項目新建1座集原油開采、生產處理、鉆完井和人員生活支持功能于一體的導管架平臺,鋪設1條長約28.4公里的混輸海管和1條長約28.4公里的海底電纜,并依托附近的文昌油田群現有設施進行開發。
2024年9月,導管架平臺開工建造。該平臺由導管架、上部組塊、生活樓和模塊鉆機四個單體組成,總高超200米,總重約1.92萬噸。其中,導管架高約161.6米,是南海西部最高導管架;生活樓采用板殼式設計,為有限海南分公司首個標準化生活樓;模塊鉆機設計使用壽命25年,創新采用可提前預警潛在隱患設備,有利于保障后續鉆井作業安全與提效。在平臺建造中,項目團隊通過標準化設計、一體化采辦與施工,較其他同類型平臺節省工期近兩個月。
文昌16-2油田開發井6月23日正式開鉆,項目團隊積極踐行“優智鉆完井工程”建設精神,將其確定為“優智”鉆完井示范項目。
開鉆前,面對淺層大位移井作業難度大、鉆遇潛山破碎帶易漏失、儲層“頂氣底水”開發困難等諸多挑戰,項目團隊統籌謀劃,從鉆完井作業流程、鉆完井液體系、智能清噴等多方面開展專題研究,探索建立4項適用性技術體系;項目團隊僅用30天完成新型模塊鉆機的海上安裝調試全部工作,刷新了南海西部海域鉆機海上安裝的作業時效紀錄。
作業開始后,項目團隊利用“天眼”系統,實現24小時可視化安全管理,通過增設實時泥漿監測系統、高精度傳感器等手段,多維度提升井控早期預警能力;創新運用低油水比無固相合成基鉆井液。由此,首批實施的3口開發井,作業效率提升近50%。
開展鉆井作業的同時,項目團隊統籌調配船舶資源,充分發揮“海洋石油202”等工程船的作業潛力,高效完成海管鋪設作業。待首批3口井完井放噴,滾滾油流就能通過管線直達不遠處的文昌9-7油田進行處理外輸,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新的力量。